您好,欢迎访问大连嘉宁精神病医院

中西医结合

精神专科医院

二级甲等

精神专科医院

跨省异地

就医结算医院

专家热线

0411-39212220

大连嘉宁精神病医院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精神病患者突发危险行为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06-05 13:53人气:
如何预防精神疾病患者发生危险行为?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

精神疾病患者突发危险行为无法预测,

更是难以预防,

精神疾病患者群体由于疾病的影响,

在失去正常思维的情况下,

行为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不可预料性,

容易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伤害。


所以!

防范精神疾病患者的危险行为,

不仅是为了保护他人,

同时也能保护患者本身,

这是一个需要被社会重视的问题。

其实,

只要我们注意观察“预警信号”

及时发现和处置

有可能减少甚至消除患者的危险行为。


四个“预警信号”教你尽早识别!


01兴奋躁乱
     患者出现严重的思维紊乱、言语杂乱无章、行为缺乏目的性,也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毁物。由于患者的兴奋躁动是持续性的,家属一般比较容易防范。家属要保管好家里的刀、剪、火、煤气、绳子等危险物品。

 



02被害妄想
     这是所有精神疾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少数患者会主动攻击他的“假想敌”。对此,最重要的是弄清患者的妄想对象。如果患者的妄想对象是家里某个人,应尽量让这位家属远离患者,或者至少不要让他与“假想敌”单独在一起。
 



03抑郁情绪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都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自杀成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恢复期实施自杀行为。患者在精神病症状消失以后,因自己的病而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婚姻等现实问题,感到走投无路,因此选择了轻生。

 

     
      对此,家属一定要
尽早发现患者的心理困扰,及时与患者沟通。对已经明确表现出自杀观念的患者,家属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不管不问,要主动与患者讨论自杀的利弊,帮助患者全面、客观地评估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另外,这种患者在自杀之前往往会做充分准备,
如写遗书、收拾旧物、向家人告别、选择自杀时间、准备自杀工具(如积攒药物)等等。只要家属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是不难早期发现患者的自杀企图的。


04药源性焦虑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可能引起患者莫名地坐立不安、手足无措,并伴有心慌、出汗、恐惧等。这些表现多数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段,也有的患者在打长效针以后的2~3天内出现上述表现。这种时间上的规律性,有助于家属判断患者的焦虑情绪是否是药物导致。 

 

     
     患者可能因为急于摆脱这种强烈的痛苦而冲动伤人或自伤,但这些行为
只是为了发泄和解脱,并不以死为最终目的。家属可以在患者发作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他服用小剂量的安定类药物,或者调整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或品种,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焦虑发作。

 


最后提醒大家:预防精神疾病患者出现危险行为,尤其是具有冲动伤人行为,应该根据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分析、服药情况、既往史、监护状况、近期表现等若干项目,将精神病患者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管理,及时对当事人进行救助和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
 


END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