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大连嘉宁精神病医院

中西医结合

精神专科医院

二级甲等

精神专科医院

跨省异地

就医结算医院

专家热线

0411-39212220

大连嘉宁精神病医院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新闻 >

大连嘉宁精神病医院——直面校园欺凌(一)

发布时间:2021-10-15 10:48人气:

直面校园欺凌(一)

 

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学生(孩子)也是人,学校就是社会,纷争就必然存在,校园欺凌也就必然存在。这是个客观的事实,不管我们多么不愿意承认。面对问题,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校园欺凌”的面纱,来认识一下这只危害人间已久的“上古神兽”。

 
 
 
 

五种常见的校园欺凌方式

 
 

我认为,校园欺凌行为一般包含以下5种方式: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关系欺凌,财物欺凌,网络欺凌

言语欺凌
 

表现为起绰号、嘲笑对方、说粗话、颐指气使、叫嚣奚落对方、对着对方讲脏话、叫对方家长的名字、传闲话、八卦等。众所周知,中国人有一个不可触碰的底线——别人叫自己父母的名字。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父母名字无端被提及,简直是奇耻大辱。这是直接引发肢体欺凌的导火索。

肢体欺凌
 

表现为打、推、踢、撞、掐、揪头发、吐口水、吐痰等。我小学的时候,我后面坐着的同学在我衣服上画了很多画,我回家我妈看到我才知道。还有同学经常被人撕书,有时候走路被人冷不丁地绊个跟头,这些都属于肢体欺凌。

社交欺凌
 

就是关系欺凌,表现为合伙排挤、集体威胁、集体鄙视、围殴、多对一恶作剧、不定期骚扰、联合歧视等,一句话,就是让受欺凌者被孤立,让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多余的人,彻底被边缘化。这种欺凌,实际上比肢体欺凌更煎熬。

财物欺凌
 

这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如抢劫财物、故意损坏物品、偷窃对方的财物等。抢钱、借钱,其实都是一回事,欺凌者说借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打算还。

网络欺凌
 

就是把前面这些欺凌统统搬到网络上,实现网络化、信息化。

很多人可能就琢磨了,“哎呀,你说谁没骂过人呢,谁没掐过人呢,谁没孤立过人呢?难道我们都是欺凌者,或是施暴者?”这个标准由谁来界定,才能不仅减少我们的罪恶感,还能避免校园欺凌的发生呢?如果我们能把受欺凌者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作为校园欺凌的标准之一,这个问题其实就迎刃而解了。在校园欺凌中,受欺凌者内心的痛苦、愤怒和委屈以及此后产生的心理创伤和危机,才应该是判断事件严重程度的核心指标。

2016年教育部的一项调查发现,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3.36%,其中经常被欺凌的学生比例为4.7%,偶尔被欺凌的比例为28.66%。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抽样调查,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偶尔被欺负”,而6.1%的受访者则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换一句好理解的话就是:每三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曾经或正在遭受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如此普遍,为什么自己偏偏没感觉到呢?这是因为校园欺凌行为本身就有很大的隐蔽性。

1.欺凌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有隐蔽性

2.欺凌方式有一定的隐蔽性

3.欺凌双方的关系增加了欺凌的隐蔽性

站在孩子个体成长的角度看校园欺凌,它象征着征服、控制,甚至代表着一个人的存在感。如果把校园欺凌放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看待、去反思,可以把它看成是孩子们的成人礼,是他们走向外界的成人社会的试炼。只不过,这种方式,不是我们倡导的。

推荐资讯